「疫」境迎来科技新机遇
二零一九新型冠状病毒(COVID-19)疫情至今已经持续八个多月。自七月以来,香港更迎来了新冠肺炎的第三波爆发,单日确诊人数屡创新高,短短数星期便新增超过千宗的确诊个案。政府再度收紧防疫措施,包括限制食肆的人数以及餐桌之间的距离、禁止餐厅于下午六点后提供堂食服务、将「限聚令」的人数减至二人,并规定市民在公众地方(不管室内还是室外)必须配戴口罩。另外,政府亦要求重新关闭十二类场所,例如酒吧、健身中心、公众娱乐场所、美容院、卡拉OK场所等。同时, 为了减少社区人流和社交接触,政府安排公务员在家工作,只提供紧急及必须服务,并一再呼吁全港各雇主准许雇员在家工作。
在「疫」境之下,香港社会和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,各行各业面临重大的考验。不过,「有危便有机」。今次疫情亦激发起创科界的潜能,科研公司纷纷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创科产品和解决方案,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需要。就让我们一同探索这场「疫」境为创科界带来的新机遇吧!
智慧抗疫
疫情期间,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创新科技在防疫和抗疫方面的广泛应用。三月初的时候,前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以「官产学研、合作抗疫、推动创科」为题发表网志,强调创新科技作为抗疫的关键之一,表明希望通过政府、创科界及学界之间的合作,推动本地的创新科技来智慧抗疫。政府更透过「公营机构试用计划」,推出试用项目特别征集,支持防控疫情的产品开发和科技应用,并促进相关研发成果的商品化。
其实早在第一波疫情爆发时,政府便与智慧城市联盟合作,推出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地情况互动地图」,利用互联网和地理资讯地图来更新本地的感染情况,让市民能够更容易掌握疫情的情况和发展。此外,为配合居家检疫措施,政府联同科学园的科创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学,合作研究并推出「电子手环」,配合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式,以地理围栏(geo-fencing)技术及人工智能分析,协助监察接受家居检疫人士的行踪。
同时,在全球防护装备严重短缺的情况下,医管局亦与创科界合作,力求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。其中医管局采用了创科局研发而且符合国际标准的 「纳米纤维呼吸器」, 以替代N95呼吸器,可见创新科技在医疗用品供给方面的贡献。
智慧转型
在经济方面,疫情对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带来很大的影响。疫情之下,不少市民会选择社交隔离,减少外出,因而导致实体购物和消费大幅下降。但同时,他们往往会转而网上购物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部分商家和企业懂得化危为机,改变商业发展模式,大力推动数码转型,以网上服务(如网上购物平台)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这样的「疫」境亦有助推动部份与科技相关的行业之发展,例如电子商贸和金融科技等。
为协助企业适应这种新趋势,创新科技署在「防疫抗疫基金」下推出「遥距营商计划」,透过资助企业采用科研产品和解决方案,帮助他们在疫情期间继续营运和提供服务,开拓遥距业务。其中遥距营商所需的软、硬件涵盖网上接单、送递和智能自助服务系统、网上客户服务和推广,以及数码支付/流动装置零售管理系统等范畴。
另一方面,政府服务的智慧转型也是值得一提的。政府计划在本年第四季公布《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.0》,当中包括推出「智方便」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政府服务平台。市民可以利用这个网上平台来使用一些政府服务,如申请或使用公屋住户电子服务、「税务易」和正式驾驶执照续期等。这样的智慧政府服务能够解决市民所需的同时,又能减少人群聚集和社交接触。
智慧工作
受疫情影响,政府和不少企业均安排员工在家工作,而这种遥距工作的模式更凸显出科技应用的重要性。在「遥距营商计划」中,除了上述提到的范畴外,计划也资助本地企业采用其他有助遥距管理和工作的资讯科技方案,例如线上/云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、遥距文件管理、云端储存及远端存取服务、虚拟团队管理和沟通、网上会议等。这些科技和解决方案能够大大提高遥距工作的效率,让机构和企业能够在「疫」境下智慧地运作和营运。
集信的ReportNOW正是一个流动装置解决方案,有效帮助企业在疫情下进行遥距营商和管理,安排员工遥距工作。作为流动数据互换平台,ReportNOW可以让企业和他们的员工以任何流动装置(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)来无间断地接收和更新业务信息。员工只要将家中的流动装置连接到公司现有的系统,便能轻松地在家工作。例如,行政人员可以在ReportNOW继续进行文书工作,而管理层亦可以使用ReportNOW的仪表板一览有关公司的重要业务数据,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