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期 English繁體简体
抢占ESG先机 创造可持续的未来


抢占ESG先机 创造可持续的未来

近数十年,环境保护的议题进入大众视野,许多不同的名词也开始流行起来,例如可持续发展、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等。其中,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开始被人重视及思考。二零零四年,联合国全球契约(UN Global Compact) 首次提出ESG的概念。 「ESG」一词涵盖了三个关键字,分别是环境(Environment)、社会可持续性(Social)及治理(Governance)。它强调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关系,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,是一种新时代的企业指标。


投资者的目光转移 走向ESG之路

根据联合国全球契约,现今的环境挑战需要全球企业的努力,将可持续性纳入企业的框架。 ESG鼓励企业加强管理自然资源的使用,利用创新方案,解决能源短缺、空气污染、污水等环境问题。此外,ESG亦重视企业与社会的并行发展,希望企业能够在营运时考虑特定群体(如劳工、妇女、残疾人士、儿童等)的人权问题。最后,在「治理」方面,ESG呼吁企业提高公司的透明度、问责制和包容性,以符合国际的规范和标准。

随着环境及人权意识的提高,ESG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在评估一间企业时的重要指标。二零一八年,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(BlackRock)的创办人暨行政总裁拉里·芬克(Larry Fink)呼吁标普500(S&P 500)指数成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:「为了持续的成功,每间公司都不应只追求财务表现,亦应着重公司对社会的正面的贡献。」在四年后的公开信,芬克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:「净零(net-zero)世界的过渡将改变各个行业的每间公司,问题是,你要成为领导者,抑或跟随者?」

投资者对ESG的日益重视,不只是口号上的支持,更体现于他们的实际行动。气候行动100+(Climate Action 100+)是一项由投资人主导的全球合作倡议活动,旨在敦促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对气候变迁采取必要行动。这项倡议透过「与责任投资原则」(PRI),以及数个投资者组织所协调,包括亚洲投资人气候变迁联盟(AIGCC)、澳纽气候变迁机构投资者团体(IGCC)、机构投资人气候变迁联盟(IIGCC)及环保非政府组织环境责任经济联盟(Ceres)。项目至今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六十八万亿美元,参加的环球企业多达一百六十六间,说明了ESG时代下的机遇。


政府的大力支持

成就可持续的未来在推动ESG时,政府政策也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。香港特区政府于近年的财政预算案和施政报告中多次提及「绿色金融」、「绿色科技」等发展方向,先后推出「低碳绿色科研基金」及「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」等支持香港减碳和保护环境的科研及金融项目。而多次推出的绿色零售债券,则把所集得的资金来投资用于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。今年年初,政府所发行的政府绿色债券总值五十七亿五千万美元等值,是亚洲最大的ESG债券发行;同年二月更成功推出全球首批的政府代币化绿色债券。

正如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所述,绿色经济的模式「汇聚科技创新、金融、商业和人力等资源,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、创造需求和增强发展动能。整个产业群正高速增长,但目前全球还未形成具领导地位的绿色科技产业及金融集群」。在这个大趋势下,企业必须积极进取,抢占先机,成为芬克口中的「领导者」,创造可持续的未来。

集信旗下的产品ReportNOW是一款全方位的创新解决平台,协助企业客制出各式各样的电子报表,从而减少纸张的消耗,使各个工作流程得以数码化。而配套软件r-Tag则利用「物联网」的技术,为企业提供即时的线上信息,掌握最新及有效管理环境的数据,陪伴企业走向数码转型,透过创新方案达成ESG的目标。